ESH访谈中外专家巅峰对话高血压防治
编者按
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年会堪称高血压领域的顶级盛会,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从事高血压研究或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前来交流与学习该领域的最新信息与动向。本届年会学术内容亦是精彩纷呈,涌现了大量中国专家面孔。其中,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杨天伦教授牵头的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控制的CREATIVE研究结果于6月13日在ESH年会现场发表;与此同时,针对高血压防治策略、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CREATIVE研究,杨教授与ESH秘书长、瑞典隆德大学PeterM.Nilsson教授展开对话。
分享本届ESH年会热点PeterM.Nilsson教授:ESH年会是促进高血压领域专家沟通与交流的重要会议。谈及热点话题,顽固性高血压肾脏去神经治疗临床试验带来的启示当仁不让。目前,肾脏去神经治疗存在很多争议,但一些新研究仍在开展中。我个人对血管老化非常感兴趣,我们已知早期血管老化与动脉僵硬密切相关。因此,评估血管老化不仅需测量血压,还需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动脉僵硬标志物。
杨天伦教授:我想强调的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及早接受治疗,将血压控制住。血管越年轻,寿命越长。另外,肾脏去神经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中,其应用前景有待商榷。
探讨中国高血压防治策略杨天伦教授:中国高血压联盟及高血压委员会等学会注重高血压防治,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让高血压防治走向社区、走向基层和农村,向群众普及如何识别和预防高血压。我认为,这些策略对中国的高血压控制非常有帮助。
PeterM.Nilsson教授:我也是世界高血压联盟委员会成员,世界高血压联盟非常 PeterM.Nilsson教授:我们知道,心率是一个风险预测标志物,与高血压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心率可能是患者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标志物。例如,不进行任何锻炼的久坐者心率明显高于经常锻炼者。此外,吸烟者及压力较大者的心率也较快。因此,对心率存在问题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建议其改变生活方式。当然,有时需药物治疗。我的同事曾探讨控制心率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如心力衰竭。心率问题与高血压并存,并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多项研究已显示,β受体阻滞剂是有循证依据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杨天伦教授:我赞同Nilsson的观点。就高血压治疗而言,我们不仅要控制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要告知其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这非常重要。另外,医生需注意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我认为,若高血压患者可实现理想的血压控制,生活质量和寿命无异于常人,则高血压是可“治愈”的。
评价欧美高血压指南对于β受体阻滞剂推荐的不同PeterM.Nilsson教授:欧洲指南与美国和英国的指南推荐均有所不同。既往人们开展了很多有关β受体阻滞剂试验,研究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药物,有些老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可能效果欠佳。例如,阿替洛尔未能被证实预防卒中。因此,我不推荐应用某些老的β受体阻滞剂,但可喜的是,我们现在已有很多新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欧洲高血压学会认为,联合治疗非常重要。就联合治疗而言,冠状动脉疾病、偏头痛及心动过速均是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强适应证。我认为,目前有关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观点已更趋向平衡与合理化。
杨天伦教授: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我并不赞同JNC8的某些推荐。欧洲指南与中国高血压指南相似,均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较高的交感神经活性。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尤其伴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我认为,β受体阻滞剂是用于亚洲高血压患者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种药物。我赞同Nilsson的观点,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考虑联合治疗方案。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优势及其用于中国患者的疗效杨天伦教授:在中国,我们仍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及美托洛尔缓释片,欧洲也在使用某些β受体阻滞剂。但与欧洲人群相比,长效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及美托洛尔缓释片对亚洲人群可能更有效。我开展的研究发现,心率约70次/分的患者,处方应用β受体阻滞剂非常有效。
PeterM.Nilsson教授:药物联合治疗是现代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模式,有时两种不同种类药物联用有互补作用。
分析β受体阻滞剂除降压外的获益PeterM.Nilsson教授:我们现在有很多降压药可供选择,这些药物除降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获益。例如,β受体阻滞剂还可控制心动过速。有些高血压患者合并心动过速,对这些患者而言,β受体阻滞剂可为其带来更多获益。但现代高血压的治疗模式不是追求单药治疗而是倾向于联合治疗。我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非常有效地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正因有了多种降压药可供选择,我们才能针对合适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杨天伦教授:我认为这是治疗高血压患者时我们应遵守的原则。
β1高选择性的重要意义PeterM.Nilsson教授:我们应使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些较新的β受体阻滞剂也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目前有强力证据支持选用较新的β受体阻滞剂,而不选择老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我之前所讲,老的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对卒中预防可能并不太有效,我们需牢记这点。
杨天伦教授:大多数医生应选择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众所周知,目前老年人越来越多,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脏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此时应如何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我们需选择作用确切且不良反应小的β受体阻滞剂,我倾向于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
CREATIVE研究设计初衷及重要发现杨天伦教授:CREATIVE研究是在中国7家医院开展的,旨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比较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缓释片的长效性,观察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12周最后4小时的平均动态心率和血压的控制情况。从结果来看,美托洛尔缓释片与比索洛尔在给药的最后4小时均能降低心率及血压。与美托洛尔缓释片相比,常规剂量的比索洛尔降低血压及心率作用更显著。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