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治8难治性高血压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总在问一个问题,我的高血压能治愈吗?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一件事儿,那就是“什么是高血压的治愈?“
实际上,医学上认为只要临床上将高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就可称为“临床治愈“。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血压治疗的一致观点是,“绝大多数高血压只能控制,仅有小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治愈。”
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仍有一部分患者虽服用多种药物仍然难以将其血压降到达标水平,这部分患者的血压被称为“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
在版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将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可耐受的足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包括1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的情况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
在年的美国AHA专家共识中则是这样定义:尽管使用了3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血压仍高于目标值,通常包括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利尿剂。
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应以最大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和适当的频率给药。在美国AHA的专家共识中,难治性高血压还包括使用≥4种高血压药物血压方达到目标值者,这些患者在文献中被称为“已控制的难治性高血压”。这也就是说,难治性高血压既包括未控制的高血压,也包含已控制的高血压。
年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将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尽管使用至少3种降压药物(包括1种利尿剂)并用至最佳剂量,血压水平仍然高于靶目标值。这样看来,中国对于难治性高血压与美国等定义的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还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01
目标值的差异,中国的目标值定义为/90mmHg,而美国AHA则将目标值定义为/80mmHg;
02在美国AHA的定义中,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所使用的3种抗高血压药物是有明确推荐的,分别为CCB、ARB或ACEI及利尿剂。
也就是说,如果治疗药物中包含α受体阻滞剂但未能达标的患者,在美国就不能被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而我国对于难治性高血压定义未强调具体药物,但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更加严格,要求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1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才被认为是难治性高血压;
03高血压治疗时间的限定,在中国高血压指南中,难治性高血压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的,即,在至少治疗4周后仍无法达标的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而美国AHA专家共识中则无相关的时间限制推荐。
难治性高血压的本质认识:
难治性高血压实际上是高血压管理中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疾病。
真正难治性高血压是排除了假性难治和各种继发性高血压之后的一种诊断。寻找高血压不达标的原因其实更应该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核心。
在寻找原因时,要考虑到导致假性难治的原因可能包括药物依从性差、白大衣效应和患者的治疗惰性,这些也被称为“表现型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1.尽量控制血压到目标水平,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
2.由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患者是继发性高血压所致,故需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祥尽细致的检查,或可找到病因进而治愈;
3.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在于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由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存在一定的抵抗作用,在其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与患者积极沟通,告知患者降压药物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此类患者的血压指标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