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的常见诊断误区

在门诊上常常会碰到一些居民告知自己患有高血压。详细询问下来,降压药隔三差五吃一次,有的甚至一个月才吃一次,在不吃药的时候多次血压测量却又正常。这个时候我会很好奇,他们真的有高血压吗?原来,很多居医院外面测量到血压偏高,于是就开始口服降压药,有的甚至血压降到了很低水平时还在服药,让人不禁感慨诊疗的不规范。如果一个疾病没有规范严谨的诊断流程,就谈不上规范的治疗。

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血压诊断的常见误区。

依据我国目前最新高血压指南,首次诊室测量血压偏高者,建议1-4周内(根据血压水平)再测量2-3次诊室血压。如果仍高压≥mmHg和(或)低压≥90mmHg,则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所以可以看出,单次测量到血压高并不能立即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多次测量。看似诊断流程简单,但由于受到内外环境、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诊室血压也未必能反映血压的全貌。这里需要提到两种血压异常的特殊情况: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这也是高血压最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的情况。那什么是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呢?

1、白大衣高血压:诊室血压升高,但诊室外血压不高。

2、隐蔽性高血压:诊室外血压升高,但诊室血压不高。

其实这两种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白大衣高血压,医院测量血压高,回家测量又很正常,所以容易被误诊为高血压。而隐匿性高血压因为诊室血压正常,所以容易被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对于以上两种情况,就需要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作为诊室血压测量的补充。特别是血压在(-/90-99mmHg)的患者,强烈推荐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来提高白大衣高血压的识别。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是血压长期随访的优选方法(家庭自测血压水平应/85mmHg)。前面我写了篇关于家庭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最后我想说的是,高血压的诊断存在很多误区,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谁都不希望因为误诊被扣上高血压病的帽子,也不想因为血压监测不到位而错过正规治疗。所以如果您测量到血压偏高,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断及治疗,如果您签约了家庭医生,建议咨询您的家庭医生。

喜欢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by/13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