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丨血压测量高血压治疗的常见
一
血压测量常见误区诊室测量血压时,坐姿、方法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造成误诊。
1.憋尿
受测者在憋尿状态下,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15mmHg。在测量血压之前,应排空膀胱。
2.坐姿不端正
受测者坐姿不端正,包括懒散、背部或下肢缺乏支撑等情况,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6~10mmHg。测血压时,需背靠椅背、双脚平放在地板上。
3.手臂悬空
受测者手臂悬空,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mmHg。测量血压时,应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使上臂中点与心脏平齐。
4.袖带套在衣服上
测量血压时袖带套在受测者衣服上,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5~50mmHg。测量血压时,最好能裸露手臂。
5.袖带太小太紧
测量血压时袖带太小太紧,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2~10mmHg。应根据被测者手臂周长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另外,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1~2厘米为宜,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
6.翘腿
测量血压时受测者翘腿,可能使血压读数约偏高2~8mmHg。测量血压时不要翘腿,双脚平放支撑。
7.讲话
测量血压时受测者问问题、回答问题、打电话等现象,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10mmHg。测量前、测量时以及两次测量之间都应该避免交谈,保持安静。
二
正确测量诊室血压的建议进行诊室血压测量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①环境:保证房间安静,温度舒适。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摄入咖啡因及运动,不要憋尿,静坐放松3~5分钟。无论患者还是测量人员,测量时都应避免交谈。
②体位:手臂置于桌上,上臂中点与心脏水平,背靠椅背,双腿不交叉,双脚平放于地板上。
③设备: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袖带电子血压计或经过校准的听诊式血压计。
④袖带:根据被测者手臂周长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过紧会高估血压值,过松会低估血压值。对于手动听诊设备,袖带的充气气囊必须覆盖手臂周围的75%~%。对于电子设备,应根据设备说明使用袖带。
⑤方法:每次就诊时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分钟,计算最后2次测量的平均值。如果第一次测量的血压值/85mmHg,则不需要再进行测量。
图1.ISH高血压指南建议的血压测量方法。
三
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误区一: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上就停不了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是否需要吃降压药是根据血压值而定的,不是自我感觉,而且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对身体的损伤,不能因为担心副作用而不吃降压药。另外,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之所以不能停药,是因为高血压是长期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可以恢复正常,可以暂不用药。
误区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这种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血压升高就用药,血压降低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这种情况下心梗、脑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只有长期坚持服药,将血压稳定地控制在合适的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
误区三:血压越低越好
降压治疗不是血压越低越好。ISH高血压指南建议降压治疗的最佳标准为:65岁以下患者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将血压降至/80mmHg,但应/70mmHg;65岁以上患者如能耐受,将血压降至/90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
误区四: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在高血压的用药期间,如果高血压患者降压非常平稳,而且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经常或定期更换。只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没有达到非常满意的标准,才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换药、调药。
误区五:过分依赖降压药,生活方式如故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是肯定的,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且应该连续贯穿高血压治疗的全过程,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表1.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误区六:保健品降压
近年来,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如药草茶、降压枕、降压鞋垫等。事实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盲目使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早早发生。
参考文献1.InternationalSocietyofHypertensionGlobalHypertensionPracticeGuidelines.Hypertension.2.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中国心血管杂志,,24(1):24-56.3.Knowledgegapsingettingaccuratebloodpressurereadi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