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1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在对全球61个人群(约万人,40~89岁)的前瞻性观察研究中,基线血压从/75mmHg到/mmHg,平均随访12年,结果发现诊室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SBP每升高20mmHg或DBP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倍增。
在包括中国13个人群在内的亚太队列研究(APCSC)中,诊室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而且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关系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SBP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分别增加24%与21%。
血压水平与心力衰竭发生也存在因果关系。临床随访资料显示,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递增,心力衰竭和脑卒中是与血压水平关联最密切的两种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构成一条重要的事件链。高血压主要导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如果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也可以发生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心房颤动-脑栓塞构成一条重要的易被忽视的事件链。
长期临床队列随访发现,随着诊室血压水平升高,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在重度高血压,ESRD发生率是正常血压者的11倍以上,即使血压在正常高值水平也达1.9倍。诊室血压水平与上述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监测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夜间血压水平和清晨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关联甚至更密切、更显著。
近年来研究还显示,反映血压水平波动程度的长时血压变异(BPV)也可能与心血管风险相关联。
2我国高血压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特点
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0万,冠心病事件的年发病率为50/10万,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近年来,尽管冠心病事件有上升趋势,但脑卒中发病率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
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比值,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5~8)∶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1∶1。因此,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预防脑卒中是我国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