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症状

ISHRD2016张维忠高血压患者

编者按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并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治疗策略及理论基础,是推动高血压治疗尤其是以风险为基础的高血压治疗的重要基石。在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18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会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医院张维忠教授就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之现状与进展做了专题解析。

  

心血管风险分层概述

  心血管风险指个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5~10年甚至终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或概率。一般来说,通常将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与极高危。心血管风险分层的提出极大改变了仅治疗疾病本身的做法,有助于“治未病”,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ESH/ESC高血压指南就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做了专门推荐。HOT研究证实,心血管风险分层对各种CVD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死亡率、总死亡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具有非常好的预测价值。因此,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就心血管风险分层做了具体推荐(如图)。

  

心血管风险分层之深思

  需强调,心血管风险分层方法也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年ESH/ESC高血压指南就新增了低中危、中高危的新类别。鉴于不同人群中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目前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方法,我们需了解其是否符合不同心血管风险状况,需考量其用于风险分层的因素或标准是否合理,需深入探讨其有何治疗干预意义。

  

中国心血管风险分层(cRisk)研究——提供中国心血管风险分层直接证据

  该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多地区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终点事件随访观察研究,旨在根据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前瞻性随访观察不同血压分级和不同心血管风险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终点事件发生率,从而为我国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性定量数据。研究于年起从中国10余个省市按比例入选余例45~64岁不同高血压分级和不同心血管风险的高血压患者,每年随访登记其终点事件。初步结果显示,单纯依靠血压分级似乎对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测并不理想。与之相比,心血管风险分层的预测效果更好。随着心血管风险分层级别的增高,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点事件发生率会逐渐增加。该研究提示,我国制定的版高血压指南中有关心血管风险分层的推荐基本可行,可反映临床实践中患者的病情状态。

  

心血管风险分层的现状与进展

  目前的心血管风险分层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若有些检查未做或判断不准确可能无法确定患者的真正分层。APROS研究显示,颈动脉超声有助于实现对心血管风险分层的重新分类,提示了靶器官损害评估对心血管风险分层的重要性。实际上,心血管分层所用的危险因素需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做不断补充与更新。

  需强调,心血管风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其有助于指导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如运动)。例如,年ESH/ESC高血压指南为例就不同心血管风险分层患者的体力活动强度及种类做了相应的限制。其次,心血管风险分层可指导及强化血压控制目标,拓展高血压的治疗范围;有助于优选基础降压治疗药物及采用多种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措施。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z/6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