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疾病后遗症

修改高血压诊断标准核心成员科学依据充分,

经济观察网:《实践指南》把标准修改了,你对这一条修改持什么意见?

核心成员:从学术角度,我个人是支持的。因为我们(国家)心血管的防控局面比较差,肯定是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这是正确的路。如果我们不早期干预,未来进展为高血压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心血管人群会越来越多,疾病负担会越来越重。

所以我本身对早期干预、强化降压,是持赞同意见的。对于修改诊断标准和降压目标值,绝大部分专家投票都是很支持的。

经济观察网:这两天业界讨论非常多,你怎么看外界的讨论?

核心成员: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出来,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早期大家肯定有不同的想法。现在国家卫健委作为最高的卫生政策决策指导机构定了基调,我们会遵照执行。不论高血压标准最终是否调整,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疾病诊治管理的重视,都是一件好事。高血压标准调整取决于中国居民的强化降压的高级别证据,我们期待未来的证据、依据会越来越多。

经济观察网:业内很多你的同行都说,/80mmHg的标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核心成员:/90mmHg肯定是证据更强,但是这不表示~之间证据就不足,这是两码事。美国年就修改诊断标准到/80mmHg,难道他没有依据吗?一定是有依据的,有非常强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最近刚刚发布的欧洲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也将诊断标准改为/85mmHg,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台湾地区的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改为了/80mmHg。

我们这个《实践指南》的修改,基于国内国外的队列研究、干预研究、成本效益分析都是支持修改的,证据是非常强的。

经济观察网:也有专家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如果标准降至/80mmHg,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会成倍增长,这对医保基金、对整个社会来说负担太大了。

核心成员:这是简单的想当然(的观点),没有做认真的成本效益换算。

现在高血压的药品,一片药才几分钱、几毛钱,一年的成本也就几十块钱,就一顿饭钱。这和未来减少的严重的靶器官损害高额医疗支出相比,成本效益换算下来一定是非常好的结果。

(就算调整到/80mmHg)能多增加多少病人?并且,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吃药,80%是生活方式干预,20%吃药,能吃多少药?/90mmHg以上的要吃两种药,~吃一种药,才几分钱一片的药,是在医保可承担范围内的。

干什么事都需要成本,吃药是最方便、最便宜的干预。我们这个指南也做过了很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是非常好的,是经过多个专家多次深入的讨论分析,最后拿出来一个大家一致通过的诊断标准。

经济观察网:多个专家是什么类型的?临床的吗?

核心成员:临床为主,不全部是临床,当然要考虑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临床药学、护师,还有基层的工作者,还有患者代表,都有的。

经济观察网:你之前预料到《实践指南》的发布,会引起大家这么多的讨论吗?这种讨论是否给你带来困扰?

核心成员:指南的科学性是非常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是非常好的。我没有困扰,因为我对我们的研究结论、指南质量都有充分的信心,我们科学性并不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是有些看法哗众取宠,没有科学道理。

经济观察网:有同行直接来找你讨论吗?

核心成员:有来讨论的,但是有的就直接发帖子了。

经济观察网:业界有人说,对~之间的人用药,获益是不大的,是这样吗?

核心成员:不是的。这个是依据他们自己做的很低质量的CHINOM研究,但是CHINOM研究到现在都没有发表出去。一个很差的临床研究,不能成为我们临床实践的指导,因为他会误导我们老百姓,明明有很多人能够通过早期的干预得到更好的心血管获益。

临床试验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它的结果才能够被指南所引用。CHINOM研究现在只是开了一个发布会,一直没有正式发表在权威杂志上,就是说质量比较一般,可以说质量很差。他们会误导老百姓(在对待血压问题时)更不在意。

我们的《实践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流行病学证据已经足够充分了,早期干预就是好,这个东西没有任何争议的,学术性一定是非常强的。反对的人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经济观察网:还有一种说法,《实践指南》背后有企业在推动。

核心成员: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从来没有要企业的一分钱,完全是自己的经费去支持这个项目。我可以打包票,我们没有要过一分钱,这是一开始的原则。

原标题:《修改高血压诊断标准核心成员:科学依据充分,没拿药企一分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jbhyz/15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