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预防高血压

疾病黄疸时为何首先巩膜变黄

疾病黄疸时为何首先巩膜变黄

来自儿科助手

黄疸(包括溶血性黄疸、肝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正常胆红素不超过17.1umol/L,胆红素水平在17.1~34.2umol/L时,临床不容易发觉,称为隐形黄疸,超过34.2umol/L即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但是最早出现黄染的是双眼巩膜,这是为何呢?

这得先从结缔组织说起。结缔组织有3种纤维,最多一种的叫胶原纤维,因其色白而被称为白纤维;其次是弹力纤维,因其所含的弹性蛋白与胆红素结合力很强,使之呈黄色,故又称为黄纤维;另外还有状纤维,因其可被银染色,故又称嗜银纤维。

人眼的巩膜主要是胶原纤维,因此巩膜不但具有一定的韧性,而且呈白色。另外,巩膜也含有一定数量的弹力纤维使,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正常情况下由于弹力纤维中的弹性蛋白可以结合少许胆红素,因此巩膜外观为白色透微黄。而当产生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中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过量的胆红素与巩膜中的弹性蛋白结合使之由原来的白色变成黄色。

正常情况下巩膜是白色的,黄疸时突然变黄,色彩比较非常明显容易引发人们注意。其实黄疸时,皮肤、口腔黏膜也会变黄,只是与正常时色彩对比度不够强烈,不容易引发注意而已。

长按图片,点击辨认图中









































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yfgxy/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