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自己也能诊断高血压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病程长,且临床上无法治愈,若不积极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所以,对高血压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当患上高血压后,患者会表现出相应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为我们诊断高血压提供依据。
1
头晕
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
2
头痛
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3
烦躁、心悸、失眠
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
4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
5
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
6
出血
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7
高血压导致的不适症状还有:眼花、疲乏无力等,这些症状会随着血压高而持续存在;同时,若之前没有高血压,而现在出现高血压症状,也提示存在血压高的可能,应引起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70%-8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就是量血压高一点。所以,“通过症状诊断高血压”仅对小部分人管用,最好的方法还是养成经常监测血压的良好习惯,才能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一般来讲,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在不同天,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测量血压的平均值,高压≥mmHg或低压≥90mmHg,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8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国家几千年防病治病的中流砥柱,在防治高血压方面也有着很多独到的地方。如果刚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完全可采取中医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另一方面又能够完全避免口服降压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例如中药外用的降压药——血压安巴布膏,通过将五味中药制成的药贴,贴敷于脚部穴位上,中药药性归经和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双管齐下,达到调理肝、肾、脾功能,控制血压的目的。血压控制好后,不仅能消除高血压导致的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心慌等症状,还具有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深度睡眠时间的作用。这为睡眠质量普遍差的患者们,带来了福音。
▼往期精彩回顾▼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应该怎么选药?就此别过,我的口服降压药出现脚趾麻木、行走无力怎么办?扫码,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