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高低压低,这样的高血压最致命
在高血压中,最危险的类型是收缩压(以下统称高压)高、舒张压(以下统称低压)低的类型,也就是脉压差增大。
这种类型的血压被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出现在血管健康状态较差的中老年患者身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这类高血压最主要原因。高压为心脏射血时对血管内壁产生的压力,而低压为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若动脉粥样硬化、弹性降低,会直接影响高压和低压:
高压更高:心脏射血时,动脉无法及时扩张使血液进入,所需压力就更大,就像在吹一个硬化的气球。
低压更低:由于心脏射血时,血管扩张有限,加上血管硬化没有足够的弹力回缩,在心脏舒张时就表现为低压降低。
一旦动脉粥样硬化到达一定程度,引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则会进一步加剧血管损害,使动脉硬化程度加深、冲落斑块,形成恶性循环。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危害大
单纯低压高是很好的一种情况,多见于高血压早期。而与之相反的、最差的情况则是高压高低压低的情况,这相当于高血压的晚期。
高压高低压低,脉压差增大(≥40mmHg)对脏器的冲击也大,对血管的内膜破坏也较大,患者容易发生意外。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反而容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冠状动脉的供血主要在低压时,当低压特别低时心脏的供血就会不足。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这类高血压也最难治疗。常见的降压药都是同步降低高压和低压的,如果在降高压的同时,又使低压进一步下降,这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的供血进一步减少,反而更危险。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该怎么治疗?
常用的5类降压药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利尿剂(噻嗪类)均可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但需要考虑具体情况:
(1)不能单独以血压水平决定治疗策略,重在综合评估
在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时,需要防止舒张压过低,引发危险。需要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平稳降压达标。
通常,低压需要保持在60mmHg以上才能确保重要器官获得血液灌注。在确保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对高压的要求,控制在mmHg左右即可。
(2)选择适合的降压药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噻嗪类利尿剂降低高压的效果明显强于普利类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因此,以利尿剂或地平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方案。
此外,沙坦类降压药(如替米沙坦、缬沙坦)对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也得到诸多大型研究的证实。它们单独或者与地平+利尿剂联用也常用于治疗老年人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不适合服用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这种药对治疗低压偏高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的药物方案,由掌握您更多健康数据的医生开具,切莫自行搭配用药。
(3)鼓励选用长效、平稳的降压药物
这可以避免血压降得过快、波动过大。所谓长效降压药,就是那些缓释型、控释型,或一天只需吃1次的降压药。
(4)联合治疗降压效果好、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少
当使用单药常规剂量收缩压不能达标时,应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这有利于靶器官的保护,同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性价比。
(5)视情况服用稳定斑块的他汀类药物或天然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是这一类型高血压的主因,因此在降低高压的同时,还要兼顾降延缓脉粥样硬化硬度、改善大动脉弹性的措施: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天然他汀——红曲。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细胞内膜下的堆积有关,而天然他汀——红曲可以温和并自然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阻止斑块的形成;
同时针对已经形成的斑块,红曲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让它帮助机体将斑块内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由肝脏代谢掉,从而起到溶解斑块的作用。
喜欢我们的记得文末右下角点击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