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高血压引起的意外猝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某个老战友老同学出去买菜,半路上突发心脏病摔倒后再也没起来。也听到过有些人才40岁不到,就发生脑溢血不治身亡。更有的人,晚上睡觉前啥都好好的,可一大早就发现人不行了……
可是,有些高血压患者就是不知道,这都是因为高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造成的恶果。
在对意外死亡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在医院就医的病人中,高血压病人的数量远远高于任何其它病人的数量。我国已经有高血压人数超过3.6亿,每年还在以万以上的人数递增。高血压一经产生,无论是否有症状,每天都会对心、脑、肾、血管、眼底等造成伤害,未经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必然会发生各种危害严重的并发症,每年死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1%,高血压致残致死率高,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可令人惊讶的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并不惧怕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都是在发生脑溢血、中风等严重疾病时才发生患有高血压,或在患病数年后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
二是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虽然也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但并未开展积极有效的降压行动,误以为高血压没关系,一时死不了。都像是“温水里的青蛙”,水温升高后(病情严重后)来不及了。
三是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人虽然能接受药物降压,但是他们误以为高血压只要吃药就没事了,不懂得降压就应该要把血压控制在某个目标血压下面,否则,每天辛苦所吃的降压药就是没吃对,也就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拿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白吃了”。
更为严重的是,在所有采取降压控制的患者中,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自己的高血压是否真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就是没人能每年进行必要的检验,有些人连想都不想,有些人误以为自己的高血压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实际上,他们的高血压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都发生了高血压并发症,频繁发生包括高血压引起的意外猝死等心脑血管恶性事件,90%以上的高血压都不能避免发生并发症。说句实在一点的话,猝死的还不会连累家庭和子女,中风瘫痪的更糟糕,往往不得不花完一辈子积蓄,有的还可能不得不借钱治疗并发症。
那么,作为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防范这么悲惨的结局呢?
第一,要有积极的控制高血压的行动。既然已经被高血压缠上了身,就得面对现实,尽早服用降压药降压。千万不要因为怕吃降压药而耽误高血压的控制,要知道:早吃药比晚吃药要好得多,高血压每天对身体的伤害,远远要大于药物的副作用,千万不能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
第二,要讲究方法,避免误入误区。在高血压治疗和控制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如:只吃药不测量血压;依赖医疗机构测量血压,不懂得电子血压计不适合高血压患者使用,不会使用听诊法血压计或自动听诊法血压,不懂得血压特性,不懂得最高血压这个概念,又从来不检验自己的高血压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多人因为“无知”,每天的降压药就“白吃了”,也就是像洪昭光教授说的一样:人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第三,每年一定要检验自己的高血压是否真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要说血压高于/90毫米汞柱的患者和常常发生头痛头晕、心悸心痛等症状的高血压病人(这些人的高血压肯定没有得到控制,必然会发生并发症),就是自己感觉良好,认为已经控制了高血压的患者,也应该每半年做一次心电图检查,如果检查发现心电图反映出来的心脏问题没有得到缓解或改善,说明患者没有吃对降压药,也就是没有控制高血压(如果吃对了降压药,3至6个月前后两份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一定能显示患者心脏所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得到缓解或改善)。
不懂就要学,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最后害了自己。
如有需要欢迎加
赞赏